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345节 (第4/5页)
这草厂都开在这几十年了,既然嫌弃为何还选这边?
心里怨气冲天都快养出邪剑仙的书吏低声下气道:“不是奴才不听令,这奴才官位低位做不了主……”
大阿哥立马打断,“你做不了主跟爷浪费什么时间?去换个能做主的来!”
这位书吏的崩溃,哪怕是一旁的杜博雷都生出了同情。
第202章
新科进士最想进的是哪个衙门, 毫无疑问清贵的翰林院当是首选。
可除了三甲能够轻松进翰林院以外,三甲以下的进士、同进士想要进只能参加朝考。
没点真本事是进不了这个装满了历届状元、榜眼、探花的清贵衙门。
朝考通不过,那就只能外放为官了, 指不定就丢到一个偏僻地方,没有背景,一辈子做个知县到头了。
当然不愿意外放是放在最后面的选择, 有点野心的都想留在京城,哪怕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也行。
这是大清之前朝代面临的情况,到了大清情况又不一样了。
统治者将对汉人士绅的不信任贯彻到底, 哪怕当初入关, 有不少士绅开门迎接,相对于汉人, 满人还是更信任自己人。
这种不信任更是从朝廷各个衙门贯彻到地方, 官员有满汉两套班子, 就好比户部的尚书满族、汉族各一位。
两套班子用在其他方面还正常, 不过是干多干少的问题。
用到翰林院难免水土不服了。
翰林院什么地方?
用来安置皇帝抡才的地方, 里面一个个都是学富五车从下面一步一个脚印考上来有真才实学的学霸学神。
满蒙哪怕入关四十多年,真正学习儒家文化才多少年, 哪里比得过苦读二三十年的读书人?
话是这个道理, 户部都有满人做官, 这翰林院也不能独树一帜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