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356节 (第4/5页)
皇帝无奈道:“这个污名朱熹生前都无法洗去清白,翰林院如何找到证据翻案?”
“朝廷现在陷入两难,要不帮着力证朱熹清白,要不改用儒家其他学说。”
宝音脸耷拉下来,“怎么澄清?说我胡说八道?”
第213章
怎么帮儒家洗清清白, 当然是反过来说她污蔑,多人轮番轰炸让她百口莫辩。
若不是来自后世消息爆炸的时代,穿越后手里还有个能查论文的平台, 这些小道消息她是没有接触来源。
入关后自有大儒来为我辩经。
满族尝到了这种好处,在前朝需要程朱理学,朱熹也得到了这种好处, 生前的事不论,死后却是被捧上了圣人之位。
程、朱都是圣人,关于其一些不怎么悦耳的事迹自然而然也被人掩盖, 这不是一个人的行为, 而是前朝几百年读书人的一致行径。
朱熹这名字说出去,谁不知道是圣人, 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生前劣迹。
报纸这样一揭穿, 直接是将儒家的底裤都拉下来了, 这不是程朱理学的某项经义被推翻被质疑, 而是朱熹这个圣人的人设坍塌。
这样一个生前有劣迹的人如何能被当作圣人, 同时这种怀疑也开始蔓延到学习整个程朱理学这个派系,是不是这个学派的人都是鸡鸣狗盗之辈,
明面上说得多高尚, 私底下干的都不是人事。
再一想这个学派的人竟然在鞑靼手下称奴才做官欺压良民, 这舆论声音一出现, 怕是程朱理学得被人唾弃万年。
宝音心里闪过了不少念头, 他要是真敢这样干,她就跟他拼了!
皇帝眉头一皱,“你看你,又来了不是,我这才刚开口, 你就觉得我要对你不利,我在你心里就这么不受信任,这么不堪吗?”
[呦,这是想CPU我?]
皇帝没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但也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话。
“那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