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欲栖 第78节 (第5/5页)
百年以来,胡人乱夏,杀中原百姓者不可计数,如果不将北戎收拾服帖,他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天子要的是百年未有的功绩,是天下河清海晏的太平,北伐不是时彧提议,他才愿意去做,而是他多年来苦心谋划,计算已久的大业,绝不仅仅只一时意气上头,便逞匹夫之勇。
但回到后宫之后,天子又感到万分费解。
贵妃柔情蜜意地替陛下按揉额上的穴位,对于朝堂之争,她不发表见解,只是规劝陛下:“臣妾只是在意陛下的龙体安康,无论因为什么,还请陛下,万勿因此气大伤身。”
在心爱的贵妃面前,似乎总是没任何烦恼,天子伸出一只手,握向了贵妃的纤纤玉指,叹道:“朕只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些忤逆君王的逆臣,一个个都像是给太子说过好话的,他们这次为何如此齐心协力,非要阻止朕北伐?”
平贵妃温声道:“臣妾也不明白这些。臣妾只盼着,陛下事事顺心,北伐一定大获全胜。”
有这么一朵解语花在身边,温柔小意地陪伴,烦心之事的确能少许多。
天子也就暂时不再烦恼了。
他用镇压的手段,压下去了许多甚嚣尘上的言论。
好在时彧是个争气的,才抵达战场不过三月,便传回了第一场大捷。
这场大捷是正面交锋,以我军的勇武善战拼死赢下的,它意味着业人的军队根本从来不逊于北人。
这极大地振奋鼓舞了军心,也让后方坐镇的天子松了一口长气。
选择时彧是对的,目前这天底下,没有比他更适合北伐的将领。
那些反对北伐的顽固派,却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再一次把奏折上达天听,开始了第二波沸沸扬扬地以死明鉴。
接着,便有一少司徒横尸家中,据传是服毒而亡,死前留下了一封要交给天子的遗书。
前线都已大捷,这些人还在不死不休地反对征讨北戎。
这少司徒之死终于引起了陛下的警觉。
世人无利不起早,如此大费周章、大张旗鼓地反对与北戎开战,一定是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难不成,这些人曾暗中与北戎有什么交易不成?
时彧的军队电击雷霆,星流彗扫,长驱直入北境大漠,一场砥砺人心的大捷之后,又是一场出奇制胜,这一仗,直接俘虏了北戎可汗最引以为傲的小儿子,擒获了最重要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