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陵寝低语 (第5/5页)
他一边钦佩九江雷龙泰寿竟能够找到如此地方的大墓,一边感叹玉狐狸王莹的经历,难怪她能够逃出文道人的追杀,此处大雾便是天然屏障。
第二天。
相隔遥远,李默便听到了瀑布的隆隆声。
他一路小跑,来到了瀑布下,没有任何犹豫,干净利索地不断向上攀爬,大约三十余丈后,他果然看到了一处被河水冲刷侵蚀开的洞穴。
这让李默不禁更加钦佩那位九江雷龙泰寿了。
此地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二三十丈,而这条瀑布高度至少百丈,也就是说此处的洞穴,即使因为某些原因现世,不论是在山顶,还是在地面,都不可能看到异常,可谓是相当安全。
结果却被这位御岭派的堪舆大师撞大运了。
李默啧啧称奇,钦佩不已,沿着这处洞穴继续前进。
这条洞穴刚开始时,还只有一人多高,然而越到深处,洞穴越是宽阔,也越是漆黑。
李默不得已出了雷鸣剑。
待他输入法力后,利用它照亮黑暗的特性,举剑继续前行,在他小心翼翼地前行了两三百丈后,突然发现远处传来了隐约亮光。
李默短暂愕然后,迅速警惕起来,熄灭了雷鸣剑的亮光。
随着他不断靠近亮光,竟是在寂静的洞穴内,隐隐听到了焦躁的喃喃。
“这个祭台的符文,明明已经补全了啊,怎么会没有反应呢,书上也是这么记载的,应该没错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默躲在黑暗的阴影中,通过缝隙向发出亮光的空间望去。
只见一座长宽各三十余丈、占地二三十亩的地宫陵寝,大门正对着自己打开。
陵寝内空荡荡的。
除了陵寝顶部的月光石外,就只剩下四周石壁上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像,以及中央的巨大祭台了。
祭台高约一丈,台面呈圆形,呈倾斜姿态,台面上蚀刻有诡异的花纹,充满了古朴美感。
旁边点亮了两盏长明灯。
但在李默看来,这与其说是祭台,倒不如说是一个日晷,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钟,祭台底座满是银色的符文,犹如无数只蝌蚪,看起来活灵活现。
上古时期沙刻、沙漏计时没有普及的时候,日晷乃是上古之人的日常计时工具。
一个看起来佝偻矮小的男人,此刻正背对着李默,坐在大门的台阶上。
他手里拿着一本破书,不断地懊恼摇头喃喃,频频抓耳挠腮,看起来非常焦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