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上架感言 (第2/5页)
因为三国文的读者大多爱看的是群雄争霸,是英雄,是谋臣猛将。
——我要看血流成河!
所以在三国当皇帝有个坏处。
如果这个皇帝不能御驾亲征,那么争霸的前线就与皇帝无关,主角不参与争霸,不热血,只是在后方处理内政,那对于大部分想看争霸的读者来说就没什么看头,调动不起情绪。
所以必须想办法让刘禅御驾亲征。
至于处理内政,俺觉得处理内政在以争霸为主线和爽点的三国文里,只能当作点缀。
这是目前的我,对几本原来一直在争霸的三国文忽然中断争霸连续写了几万字内政改革之后成绩暴跌,得出的一点看法。
而且三国是不好改革的,一是资源有限不足以改革,二是外部压力不允许改革。
世家豪强实力太强,皇权又相对太弱,知识传播又实在太慢,皇权不得不依靠世家豪强治理天下,所以前期几乎不可能大刀阔斧地改革,要积数十年之功才能完成,前期就只能是小打小闹,不然就会失真。
司马懿收了上庸三郡之后,曹叡想要清查三郡户口,被司马懿劝止,说丞相就是对三郡太过严苛,才导致三郡叛汉归魏。
【徙孟达余众七千余家于幽州。蜀将姚静、郑他等帅其属七千余人来降。】
【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天子访之于帝。】
【帝对曰: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曹叡做不到清查三郡户口,司马懿则一边对三郡施恩,一边钳制曹叡压制世家豪强的举措。
但是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司马懿糊弄,那么说明丞相治蜀秉承了魏武、昭烈抑制豪强的一惯路径,对于世家豪强是颇为严苛的。
但还是要说,严苛不等于苛政。
乱世必用重法,曹魏后期对世家豪强持宽容争取态度的后果,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