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剑匣 第140节 (第2/5页)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凝辛夷轻声道:“方才那些饥民中,鲜少有壮年的男子。最多不过十四五岁模样,再向上,便是白发老叟,步履蹒跚,恐怕已经花甲。”
说到这里,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蓦地抬眼:“刑泥巴说过一个故事。”
“说前朝大邺连年征战,征兵无数,如此三番五次,不过几载,便已经将一个村子搅扰得所有青壮年都荡然无存,连年过五旬的老叟都要披甲上阵。”凝辛夷慢慢道:“他所说的,难道便是雁门郡的这些村子?”
说到这些的时候,她的声音明显低了下去。
她不是傻子。征兵到最后,甚至可能会让一个地区都绝户,又怎么可能只针对某一个村子。刑泥巴口中的那个或许便是他家乡的村子,不过是雁门郡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千千万万的村落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
“大邺朝战事不利,面对北满的南下,节节败退,伤亡惨重,雁北郡便是再荒芜,到底也在澜庭江以南,不过是征兵到空无一人罢了。在澜庭江以北,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程祈年叹息一声:“这里至少有人息,澜庭以北,那才是真的万径人踪灭。”
隔着车帘,无人能看到谢晏兮的表情,只有凝辛夷觉察到谢晏兮握着她的那只手似乎更炙热了一点,却也很快被风雪吹散,好似那只是她的幻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总有许多壮士,再也无法踏上归途,被永远留在了江的那一侧。”程祈年的声音里带了掩不住的怅然:“只是前朝已覆,前朝的皇室也都已经大半殉国在最后那一场乱战之中,又有谁还能让他们魂归故土呢?”
车帘外,策马的谢玄衣从马背上只字不漏地听完了这些话,他的眉头微微拧起,极是探究地看向车里,旋即又将目光落在了谢晏兮身上,与谢晏兮对视一瞬。
谢晏兮的指尖有离火亮起,纵风雪不能撼动半分,他神色散漫,像是在听车里人的对话,也像是毫不在意。
谢玄衣稍微抬眉,露出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谢晏兮牵动唇角,回了一个冰冷的、带着十足嘲弄的笑,仔细去看,那笑中还带了几分杀意。
一帘相隔,凝辛夷对车外的波云诡谲一无所觉,只顺着程祈年的话轻叹一声,又宽慰道:“此一时彼一时。观史如镜,哪有王朝可以长久,北满能占据大徽旧土一时,总不可能世世代代都盘踞。也说不定要不了百年,我们大徽便能厉兵秣马,夺回失去的疆域,而我们许多大徽人也可以回到故土啦。”
程祈年却摇头道:“有活着的人,才可以将逝去的人记住。若要等那不知多久的百年后,这些将士们说不定早就已经绝后了,又有谁还能记得他们,会帮他们魂归来兮呢?改朝换代,一朝天子一朝臣,纵使百姓无辜,大徽也总不可能为了那些在大邺与北满的大战中死去的亡魂们超度。”
“待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无论澜庭江以北还是以南,对于徽人来说,都是故土。”凝辛夷转眼看向程祈年,眼瞳沉黑宁静,声音轻柔却不容置疑:“这天下从来都是先有国,才有家。小程监使莫要着相了。”
程祈年还要再说什么,却蓦地想起了一件事。
面前这位出身于龙溪凝氏的谢家少夫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已离故土。更如今龙溪凝氏有从龙之功,凝家家主凝茂宏更是总领百官,权遮半天,让人时而几乎忘记,凝家才是真正的离了故土,舍弃了澜庭江以北最是广袤的龙溪郡,不降北满,甚至为了掩护如今的徽元帝撤退,凝茂宏尚在襁褓中的两个稚儿都死在了南下的路上。
如今堂堂凝家家主的膝下,竟是只剩下了嫡长女凝玉娆,和一个拿不出手声名狼藉纨绔荒唐的三女儿凝辛夷,后院夫人也并无有孕的传闻,长此以往,怕是偌大的家产都要旁落。
念及至此,程祈年终是垂下了眼:“抱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