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李嘉图等价定理 (第4/5页)
纳税人不仅关心自己的消费,也会间接关心子女的消费。
尽管举债具有的减税效应使得消费者收入增加,但在理性地预期到未来税收将会增加,从而子女的消费水平将受到不利影响时,纳税人就不会因为现期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消费。
纳税人不会将国家发行债券融资引起的财政扩张及收入增加看作是幸运的意外收获,他们宁愿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以及子女)的税收负担,因此消费需求不会上升,更不会出现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
巴罗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再次阐述,根本目的在于证明国家财政政策的无效性。
所以,这同样也无法脱开“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固有局限性,那就是必须依托于各种前提假设。
巴罗的假说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和批评。
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疑问之一,就是人们是否存在动机为超出生命界限的未来增税因素而储蓄。
莫迪利阿尼在有限期界理论中提出,人们并不关心生命以外的事情,因此,由于发债造成的减税效应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
托宾也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限制条件太多,与现实不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