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3/5页)
第一部电影《马赛之路》拍摄于一九四四年,在《卡萨布兰卡》之后不久,且显然受其影响,虽然电影版权说明本片是改编自诺德赫夫和霍尔合著的一本小说——你应该记得这两个人,他们写过《叛舰喋血记》。鲍嘉饰演一个名叫马特哈克的法国记者,电影开始时他在恶魔岛上坐牢,因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之后他和其他四个人逃走,在海上被一艘法国货轮救了起来。当然这些囚犯想为法国作战——谁能比好莱坞电影里面的囚犯更有爱国主义精神?——但法国刚投降,西德尼·格林斯特林特想把船转交给维希政府<a href="#zs1" id="zhu1"><sup>[1]</sup></a> 。他的反叛意图受到抵制,鲍嘉和他的兄弟们加入了在英国的一个自由法国轰炸机飞行中队。在一次任务中,他的飞机是最后返航的,着陆后他的机员把他带下来,他死了。
前门那道锁的麻烦之处在于那地方大家都看得到。任何房客进出都会看到你在动手;路过的人从街上就能看到你在干什么。在那把锁上花越多的时间就越容易被发现。
看电影就该如此。
但前门的好处是,它们一般都不会太难开。通常都是弹簧锁——如果用那种非得靠钥匙才能开的栓锁,那楼上的人就不能按个键随时让人进门了——而且锁通常开关太频繁,就会松弛柔顺得像……呃,这么说吧,一种古老行业里很老的从业者。这个锁至少有个保护片,没法用信用卡或弹簧钢条顺利撬开,但除此之外,要弄开它实在没什么困难。凭这个锁,你唯一能指望挡在外头的人,就是丢了钥匙的房客。
灯光暗下来,我身旁的座位还是空的。我并不那么惊讶。我又吃了一把爆米花,让自己迷失在电影里。
事实上,我告诉自己,这道门不是卢比肯河<a href="#zs3" id="zhu3"><sup>[3]</sup></a> ,我不必咬牙决定从此不回头。即使我正好在门廊撞见伊洛娜,我也可以解释为我发现门掩着,或者有别的房客开了没关上。她那户公寓的门,那才真的是另外一回事。
这个想法让爆米花鲠在了我的喉咙里,不过爆米花本来就挺容易鲠在喉咙里。我告诉自己,现在就开始自怜自艾未免为时过早,她随时可能溜进我身旁的座位。
几分钟后,我站在她那户公寓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