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86节 (第3/5页)
趁现在还没被拉上战场,能多听几句是几句。
沿边四路的经略安抚使和武将一同抵达庆州,有几位觉得狄青有些小题大做,荔原堡外的几个回合只是小打小闹,远不到四路全部进入战时状态的时候。
然而第二天说出这话的人就被狠狠的打脸了。
梁乙埋率兵十万到荔原堡外修筑堡寨时还假惺惺的说他们只是来修个堡寨,李复圭屠杀金汤城老弱妇孺的消息传回西夏兴庆府後,梁太後立刻下令国中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全部编入军队要和大宋开战。
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所有男丁,李元昊当年打地盘的时候都没这麽大阵仗,说是倾国而出也不为过。
说没必要备战的几位:……
与此同时,京城关于李复圭的处置也下来了。
李复圭和狱中自几位被他判了斩首还没来得及斩的将领全部押回京城受审,官家另派官员过来接手他留下的烂摊子。
新的庆州知州兼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王广渊是官家的亲信,官家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跟在官家身边,官家继位後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论起和官家的亲近,连王安石都比不过他。
不过就算王知州收到任命书後立刻出发至少也要十天的时间,还是他不用收拾行囊路上不耽误的情况下,在他抵达庆州之前还是得由狄青暂时替他管事。
西夏倾国来攻,接下来沿边各州都要以战事为先,这麽一想,他早点来还是晚点来也没什麽区别。
各路主官在知道对面集结了三十万兵力後都匆忙回驻地调兵遣将安排防守,虽然他们的兵力比西夏多,但是攻方和守方不能放在一起比,边境线那麽长,鬼知道西夏会从哪儿撕开口子。
西夏军号称进攻的方向是鄜延路,但是他们得到的情报却是进攻鄜延路是幌子,西夏军的主力依旧在环庆路。
虽然不太道德,但是情报送过来後其他几路都松了口气。
李复圭被押回京受审没关系,有狄大元帅亲自出马,直接把那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夥一块儿砍了都没关系。
蔡挺早年在山西这边管勾陕西、河东宣抚机密文字,当时陕西的主官是范仲淹,虽然范文正公不上战场,但是蔡大人没少和将领们一起去前线。
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的蔡大人已经五十多岁,庆州还需要有个主官坐镇,他老胳膊老腿儿的就别往前线凑了。
狄大元帅安排好留守人员便率军前往极有可能成为西夏大军进攻目标的荔原堡,留下蔡大人守着空荡荡的州衙在风中淩乱。
六十多岁的老将能在战场上横扫四方,五十多岁的老臣却只能留守後方,狄青你是不是歧视读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