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98节 (第3/5页)
最前头探路的使臣来的巧,陕西四路的军政长官正好都在京兆府。
几个人听到梁太後又来求和都皱起眉头,连商量都不用直接让西夏使臣哪儿来的滚哪儿去。
求和就算了,西夏想割地求和他们也不是不同意,问题是那边愿意把地盘让出来吗?
求了那麽多次和也没见他们真想和,反正说的再好也都是反悔,不如直接省了这些没用的流程。
苏景殊看他们这麽干脆利落的替皇帝做主还挺紧张,後来发现官家的特派员李宪李公公也是臭着脸让西夏使臣滚的一员就放心了。
不想议和是衆望所归,想必官家亲自在场也是这个结果。
战事结束,参战的主要将领要进京汇报情况顺便论功行赏,衆人齐聚京兆府就是为了这事儿。
武将升完官领完赏还要回来,文官大概率会留在京城,就算不留在京城也会去江南富庶之地,不会留在西北和西夏耗着。
最近各衙门的人事调动太大,接下来怕是有一段时间磨合。
狄青很不喜欢这种打完一仗就把人调走的事情,打胜仗高升调走,打败仗被贬调走,就算不打仗,任期到了也还是走。
相处不来的官员调走大家皆大欢喜,相处得来的官员调走就不那麽好接受了。
不过官员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长的确容易滋生见不得人的恶习,调动就调动吧,看在大部分同僚的磨合期都能控制在一个月内的份儿上也不是不能忍。
苏景殊可以趁这个机会回京,不过战事结束收拾好所有的尾巴再回京兆府正好赶上棉花成熟,想想还是棉花更重要,于是便让狄大元帅把他的那份赏赐一起带回来。
升官的诏书给他带回来,金银布帛之类的赏赐送到他家,爹娘姐姐看到赏赐後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的。
不是他不愿意回家,实在是来回太耽误时间。
别看计划的是路上半个月在京城待半个月回程再半个月,具体实施的时候只有路上的时间是准的,只要西北没有变故,停留京城的时间能从半个月拖延到半年。
就拿狄元帅自己来说,乐平公主也很久没回京了,这次回京不得在京城多待几天?
转运司的一把手蔡大人要升官,继任的陕西转运使是谁还不确定,陕西四路的青苗法还是第一年推行,他左看右看这时候都不适合回家探亲。
他这次到环庆路沿边走了一圈,亲眼见识过黄沙肆虐的可怕,如果可以的话防风固沙也得提上日程。
黄河冲刷已经很可怕,再加上一年四季吹不停的大风,没有人力干涉的话黄沙范围会越来越大,各州官府都知道筑堤坝造绿林来保住脆弱的农田,只是没个章程也连不成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