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98节 (第4/5页)
还有就是,西北的灌溉和农具也跟不上。
他本来以为这边的农産量不会比中原少多少,真种出来才发现连中原地区的一半都达不到。
农具不行,土地肥力不行,灌溉水源也不行。
处处都不太行,就算有高産的种子也白搭。
青苗钱是用来救急的,要是连着几年收成都不好别说息钱了,连本钱都没法收。
这麽一年年积攒债务,即便有一年田间丰收,让农户一下子归还前面好几年欠的钱也会恢复赤贫。
官府对不上账会派吏卒天天下去催债,农户连吃都吃不饱不光没法还钱还要忍受催债的折磨,最後就是百姓苦不堪言,官府的青苗贷也变成烂账。
即便如今的青苗钱按照不同情况来分收息和不收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以陕西四路的情况来看,转运司最好提前做好收不回本钱的准备。
不是百姓不努力,实在是年景不好的时候占大多数,今年涝明年旱,十年有一年风调雨顺就感天谢地,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法让百姓再背债。
大宋各地一盘棋,如今正是朝廷发挥统筹兼顾作用的时候,各地区的转移支付机制得完善起来。
西北前线需要资源供给来保障国土安全,荆湖需要资源投入来开发,只能江南、中原等物産丰饶的地方来持续提供资源来保证贫苦地区百姓的基本生活。
朝廷做好收入再分配,陕西这边才好琢磨怎麽补贴百姓。
是的,不能再叫贷款,得做成补贴的形式。
钱粮补贴容易做手脚的地方更多,这可比贷款难操作多了。
不管,他只负责出主意,奏折送到御前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之後具体怎麽操作让官家和相公们头疼去。
还有他的棉花,唉,他得种多少年才能凑够西军所有将士的棉甲棉被棉服啊?
苏大人看着地里的收成欲哭无泪,他知道西北的粮食産量低,但是他没想到能低到这个程度。
蔡大人是不是把城外最贫瘠的田分给他了?
蔡挺表示这是污蔑,西北各州的田地都是这样,不能因为农作物産量低就说他不给好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